4月20日至23日強冷空氣過程回顧
——我國中部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溫 晉陜雨雪極端性強
受強冷空氣影響,4月20日至23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強降溫和雨雪天氣過程,山西中南部出現歷史上最晚春季降雪。此次過程強降溫范圍廣、降幅大,晉陜雨雪極端性強,災害性天氣疊加導致多災并發,中東部地區日平均氣溫普遍下降6~10℃,部分地區降幅達12℃~18℃,共有26個國家站日最低氣溫跌破4月下旬歷史極值;陜西北部、山西中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30~60毫米,山西運城局地達127毫米,山西和陜西有12個國家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歷史極值。
此次雨雪過程總體影響利大于弊,全國共降水913.5億立方米,有效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空氣質量和土壤表墑,但導致山西、陜西等地農業遭受低溫凍害,山西、青海、甘肅、內蒙古、河北、四川等?。▍^)部分道路通行受阻。
一、強降溫范圍廣、降幅大,26個國家站日最低氣溫跌破4月下旬歷史極值
4月20日至23日,受強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至西南地區東部、江南等地日平均氣溫下降6~10℃,部分地區可達12℃~18℃,降溫幅度超過10℃的國土面積約172萬平方公里;山西、陜西、河南、湖北、湖南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降溫幅度超過20~28℃。
期間,共有26個國家站日最低氣溫突破4月下旬歷史極值,陜西有47站達寒潮等級。降溫過后,中東部地區氣溫由前期偏高轉為偏低,陜西北部、山西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由25~30℃降至2~6℃,其中陜西延安最高氣溫由30.4℃(19日)降至2.8℃(22日),山西夏縣最高氣溫由33.3℃(19日)降至6.8℃(22日)。
二、晉陜雨雪極端性強,山西中南部出現歷史上最晚春季降雪
4月20日至23日,新疆、青海、內蒙古南部、甘肅、寧夏、陜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出現降雪或雨夾雪天氣,山西部分地區達大雪;陜西中南部降雨為主,部分地區轉雪、再轉雨;山西中南部降水相態轉換復雜,開始降雨為主,部分地區之后轉雪、再轉雨、再二度轉雪;上述地區累計降水量有5~25毫米,陜西北部、山西中南部等地30~60毫米,山西運城局地127毫米;山西呂梁、臨汾、運城、太原和陜西延安、榆林等地12個國家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歷史極值,山西中南部(臨汾、運城、長治、晉城)出現歷史上最晚春季降雪。雨雪過程期間,山西、陜西北部、內蒙古西南部、甘肅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最大積雪深度5~19厘米,山西左云局地24厘米。
三、雨雪降溫過程利弊分析
此次雨雪天氣過程有利于改善土壤墑情、降低森林草原火險氣象風險等級、凈化空氣,河南、湖北等地降水過后,旱情全面解除,但是對山西、陜西等地農業帶來較大影響??傮w而言,此次過程利大于弊。
(一)中東部水資源增加顯著,河南湖北等地旱情解除
此輪降水過程中,全國共降水913.5億立方米,其中陜西(80.4億立方米)、山西(62.5億立方米)、湖北(90.6億立方米)、河南(59.6億立方米)、安徽(48.9億立方米)等地水資源增加顯著。同時,雨雪天氣利于北方冬麥區土壤增墑蓄墑,尤其是陜西關中、山西、甘肅隴中等地墑情得到明顯改善,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降低。河南、湖北等地降水過后,旱情全面解除。
(二)雨雪降溫導致山西陜西等地農業遭受低溫凍害
雨雪降溫天氣導致北方部分地區農業遭受低溫凍害,陜西、山西和甘肅等地蘋果、梨、桃、杏、核桃、櫻桃等影響較為明顯,處于花期和幼果期的果樹遭受低溫和凍害。大風降溫降雪造成設施溫棚保溫成本增加、設施棚膜和果園防雹網等受損垮塌,導致棚內作物和牲畜受凍、作物光和積累下降等。北方冬麥區大部日最低氣溫在2℃以上,未出現大面積冬小麥晚霜凍。
另外,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信息,截止4月24日7時,受雨雪天氣和道路結冰影響,山西、青海、甘肅、內蒙古、河北、四川等?。▍^)境內共66個路段(涉21條高速)臨時封閉。
制作:孫賀 簽發:李佳英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央氣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