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vuoif"><span id="vuoif"><var id="vuoif"></var></span></strong>
  • <tt id="vuoif"><noscript id="vuoif"></noscript></tt>
  • <rt id="vuoif"><optgroup id="vuoif"><p id="vuoif"></p></optgroup></rt>
    <rp id="vuoif"><meter id="vuoif"><p id="vuoif"></p></meter></rp>
    <ruby id="vuoif"></ruby>

      <rt id="vuoif"><progress id="vuoif"></progress></rt>
      <rp id="vuoif"></rp>

    1. <ruby id="vuoif"><progress id="vuoif"></progress></ruby>
    2. <tt id="vuoif"></tt>

    3. 字號
      打印
      全國農業氣象月報
      預報:劉濤  簽發:王純枝  2023 年 05 月 05 日 

       

      本月天氣概述

      4,全國平均氣溫為11.2℃,接近常年同期;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長江中下游沿江和西南農區大部偏高2~4℃,僅新疆中東部偏低1~4℃。本月全國平均日照時數為209.1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12.5小時;全國農區大部日照接近常年,四川東南部、貴州大部偏多3~8成,華北大部等地偏少3~5成。全國平均降水量為46.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毫米;全國大部農區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北方冬麥區大部偏多3成至4倍,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西南地區中南部等地降水偏少3~9成;中東部農區降水普遍在10~100毫米,江南、華南及湖北東部、安徽南部等地達100~300毫米。全國大部農區土壤墑情適宜,僅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缺墑持續,河北中部、安徽等地部分地區土壤輕度缺墑。

      月內中東部出現兩次大范圍降溫雨雪天氣過程(1-5日、20-24日),其中20-24日降溫導致陜西、山西等地部分花期果樹和拔節孕穗期的冬小麥遭受晚霜凍,但北方冬麥區未出現大面積晚霜凍災害,低溫主要造成部分地區冬小麥生長緩慢,開花授粉短暫受阻。南方農區月內多降水天氣,其中2-5日、17-19日、28-29日出現3大到暴雨天氣,降水利于農田增墑和庫塘蓄水,有效保障早稻移栽和夏收糧油作物生長用水需求,但強降水導致部分農田過濕持續或加,部分低洼農田遭受輕度濕漬害,對油菜開花以及冬小麥、露地蔬菜和經濟林果等生長不利。同時,月內部分地區出現局地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造成貴州、山東等地露地蔬菜獼猴桃、杏等經濟林果受,但總體影響范圍小。

      (一)冬小麥

      1.1 作物長勢綜合評估

      據全國農業氣象觀測,截至4月底,北方大部冬小麥處于拔節孕穗至抽穗開花期,江淮、江漢處于開花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灌漿乳熟期。大部發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3~10天。

      430日冬小麥遙感長勢監測結果表明,與上年同期相比,冬小麥主產區長勢持平、略偏好的比例分別為83.6%、15.0%(圖1.1),冬小麥長勢良好,總體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


      圖1.1 2023430日主產區冬小麥長勢遙感監測圖

      1.2 播種以來氣象條件分析

      冬小麥播種以來,各產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7~1.3℃;華北、黃淮和西北主產區降水量分別較常年同期偏多62.8%、34.7%和20.9%,江淮、江漢和西南產區降水量分別偏少12.3%、10.6%和31.9%;各產區日照時數基本接近常年同期(表1.1)。

      播種后至冬前2022年10月下旬至11月),麥區大部氣溫偏高1~4℃,降水量普遍有25~100毫米,墑情適宜,水熱條件良好,冬小麥大部冬前已形成壯苗,部分地區小麥有旺長現象。2022年11月底至2023年1月,北方冬麥區先后出現4次強降溫過程,其中2022年11月28日-12月1日的強寒潮天氣使華北、黃淮等地小麥提前適墑越冬,冬季強降溫造成河北、山東、河南、蘇皖北部等地冬前旺長、整地質量較差墑情不足的地塊冬小麥葉片受凍,局部麥田存在點塊狀死苗現象;由于大部麥田墑情較好,小麥根系、主莖及分蘗生長點未受明顯不利影響。階段性低溫天氣抑制了部分早播麥苗旺長,并有助于凍殺越冬害蟲,降低病蟲越冬基數。20232月,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1~4℃,出現3次大范圍降水過程,土壤水分得到補充,水熱條件利于北方冬小麥陸續萌動返青;已返青冬小麥群體充足,長勢良好。入春以來,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1~4℃,出現4次明顯降水過程(3月15-16日、22-24日、4月2-5日、20-24日,大部土壤墑情適宜,對冬小麥拔節孕穗和抽穗開花及后期灌漿有利,僅河北中部、安徽中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缺墑,4月后期陜西、山西處于拔節孕穗期的部分冬小麥遭受晚霜凍。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4降水5成以上,土壤缺墑持續、范圍擴大,無灌溉條件的冬小麥產量形成受到不利影響。

      表1.1 冬小麥主產區播種以來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西北

      6.3

      0.7

      221.4

      20.9

      1023.7

      -7.8

      華北

      6.2

      0.9

      170.3

      62.8

      1321

      -4

      黃淮

      8.3

      1.1

      236.9

      34.7

      1143

      -3.8

      江淮

      9.5

      1.3

      296.1

      -12.3

      937.1

      -1.1

      江漢

      10.2

      1.3

      243.4

      -10.6

      788.5

      -3.6

      西南

      12.6

      1.1

      145.5

      -31.9

      797.7

      7.1

      播種以來,全國冬小麥平均氣候適宜度(0.68于上年(0.71)和近五年平均(0.69),其中大部時段接近或低于上年和近5平均(圖1.2;其中4月上旬與近5年平均持平,4月中旬高于上年、與近5年平均持平。分省來看,主產省陜西、四川、貴州、云南氣候適宜度高于上年和近5年平均,湖北低于上年、高于近5年平均,河南、山東、江蘇低于上年、與近5年平均持平,山西、河北和安徽低于上年和近5年平均(圖1.3。


      1.2 全國冬小麥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


      1.3 冬小麥主產省播種以來平均氣候適宜度

      1.3 4冬小麥產區氣象條件分析

      4月,冬小麥各產區除華北、西北地區外,大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2.3℃;大部分產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1.2%~148.5%,僅西南地區偏少31.1%;各產區日照時數較常年同期偏少14.5%~41.7%,僅西南地區偏多5.3%(表1.2)。

      4月上中旬,冬麥區大部光溫條件較好,利于冬小麥生長發育;2-5日、20-24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出現大范圍降水過程,降水量普遍25100毫米,利于土壤增墑,大部麥田墑情適宜,為冬小麥生長發育和后期灌漿奠定了良好的水分基礎。月末北方冬麥區土壤墑情好于上年同期,缺墑范圍偏小,僅河北中部、安徽中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缺墑。下旬北方冬麥區氣溫偏低27℃,對冬小麥生長略有不利影響;其中20-24強降溫過程影響,陜西、山西21-23日最低氣溫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第三低值,部分處于拔節孕穗期冬小麥遭受晚霜凍;由于北方冬麥區大部日最低氣溫在2℃以上,冬小麥未遭受大面積晚霜凍,但低溫造成冬小麥生長緩慢,開花授粉短暫受阻;此次強降溫霜凍天氣影響總體上輕于出現明顯霜凍害的2020年同期。四川南部、云南大部降水持續偏少,旱區旱情持續,不利小麥產量形成。

      1.2  4冬小麥主產區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西北

      12.7

      0

      76

      97.6

      142

      -23.7

      華北

      13.6

      -0.4

      57.5

      148.5

      135.6

      -41.7

      黃淮

      15.2

      0.5

      66.1

      84.6

      145.8

      -31.4

      江淮

      17

      1.5

      103.6

      31.2

      147.9

      -16.1

      江漢

      17.5

      1.1

      121.2

      50.9

      136.3

      -14.5

      西南

      19.6

      2.3

      45.1

      -31.1

      158.2

      5.3

      1.4 作物產量展望

      綜合分析冬小麥播種以來的農業氣象條件、衛星遙感監測、作物產量氣象預測模型結果,預計2023年全國冬小麥平均單產2022相比持平或略增;主產省冬小麥單產預報結論見圖1.4。


      圖1.4 主產省冬小麥平均單產與2022年相比增減趨勢

      1.5 5天氣影響預估及建議

      預計2023年5月,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正?;蚱?,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少,水熱條件利于小麥產量形成。但華北東部、黃淮東部降水偏少,可能出現階段性土壤缺墑和干熱風天氣,對小麥充分灌漿成熟不利,小麥蚜蟲等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風險較高。江淮、江漢大部和西南地區氣溫偏高,降水正?;蚱?,利于冬小麥成熟收曬;但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降水偏多1~2成,可能出現階段陰雨或強對流天氣,影響冬小麥成熟和收曬。

      建議北方冬麥區根據苗情、墑情加強水肥管理,尤其華北東部、黃淮東部可能出現干熱風天氣,要注意做好“一噴三防”工作,促進冬小麥產量形成。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應及時收獲、晾曬成熟的冬小麥,其中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雨后及時排濕降漬,促進小麥充分灌漿成熟,并防范陰雨不利天氣小麥成熟收曬的不利影響。

       

      )油菜

      2.1 作物長勢綜合評估

      據全國農業氣象觀測,截至4月底,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油菜大部處于開花至綠熟期;大部發育期正常偏早315,長勢總體略好于上年同期。 

      2.2 播種以來氣象條件分析

      油菜播種以來,產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11.5,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多5.2%19.3%,降水少10.9%17.4%(表2.1。

      油菜主產區受去年夏秋連旱影響,苗情復雜、前期長勢兩極分化明顯。2022年10月下旬至11月,江南油菜產區陸續出現降水過程,大部降水量有50~250毫米,11月底湖南、江西等地農業干旱得到有效緩解,對油菜播種出苗、幼苗生長及移栽十分有利。入冬至2023年1月底,油菜產區大部光照條件較好、墑情適宜,總體利于油菜生長發育以及晚弱苗轉化升級;但隆冬日最低氣溫<0℃的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2~10天,江淮、江漢部分油菜葉片遭受輕至中度凍害,出現少量弱苗受凍死亡現象,江南部分地塊油菜長勢偏差,苗小苗弱,葉片發黃,生育期偏遲。2月前半月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偏多,利于農田增墑和庫塘蓄水,但階段性寡照和低洼田塊濕漬害對油菜生長發育不利,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發病期較上年提前;2月后半月至3月上旬多晴好天氣,氣溫偏高,濕漬害減輕,利于油菜現蕾抽薹和開花,前期受凍油菜大部已恢復正常生長。3月中旬以來,油菜產區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水條件適宜,尤其4月光熱充足,利于油菜抽薹、開花結莢和籽粒灌漿;江淮南部、江南大部3月中下旬多陰雨天氣,不利于油菜病蟲害防治,4月江南部分地區強降水造成的低洼農田濕漬害對油菜開花結莢有一定不利影響。

      2.1 油菜主產區播種以來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江淮

      11.5

      1.2

      423

      -10.9

      1099.4

      5.2

      江漢

      11.9

      1.4

      336

      -15.5

      954.3

      3.3

      江南

      13.7

      1.5

      585.8

      -17.4

      970.4

      12.4

      西南

      13.2

      1.1

      306.4

      -15

      728.9

      19.3

      播種以來,全國油菜平均氣候適宜度0.64上年0.64持平,高于近五年平均0.63,其中11旬至12月旬持續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4中旬和下旬接近或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圖2.1。油菜主產浙江、貴州、湖北、四川氣候適宜度均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江西持平上年、高于近五年平均,江蘇、湖南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平均,安徽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圖2.2)。


      2.1 全國油菜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


      2.2 油菜主產省播種以來平均氣候適宜度

      2.3 4油菜產區氣象條件分析

      4月,油菜產區大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2.1℃,日照時數10.6%35.9%;江淮、江漢降水偏多29.1%49.6%,江南、西南地區偏少4.1%~7.3%(表2.2)。月內,長江流域油菜產區大部光熱充足,降水量有50~250毫米,利于農田增墑及庫塘蓄水,大部農田墑情適宜,光溫水條件總體利于油菜開花授粉和結莢。江南中北部及湖北東部等地大到暴雨日數有3~5,湘贛北部湖北東部的部分地區降水偏多3成至1倍,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水并伴有大風,導致部分低洼農田出現濕漬害,不利于油菜莢果生長,局地油菜出現倒伏。四川南部、云南大部降水持續偏少,利于成熟油菜收曬,但旱情持續對未成熟油菜產量形成不利。

      2.2  4油菜主產區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江淮

      17.4

      1.5

      135.3

      29.1

      178.7

      10.8

      江漢

      18

      1.4

      145.1

      49.6

      170.9

      12.6

      江南

      18.2

      1.4

      159.7

      -4.1

      132.5

      10.6

      西南

      18.9

      2.1

      70.6

      -7.3

      161

      35.9

      2.4作物產量展望

      綜合分析油菜播種以來的農業氣象條件、衛星遙感監測、作物產量氣象預測模型結果,預計2023年全國油菜平均單產與2022年相比持平;主產省油菜單產預報結論見圖2.3。


      2.3 主產省油菜平均單產與2022年相比增減趨勢

      2.5 5天氣影響預估及建議

      預計20235月,油菜產區大部氣溫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光溫條件較好,利于油菜灌漿成熟和收獲;江南大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現階段陰雨寡照和局地強降水天氣,對油菜成熟收曬不利,部分農田可能出現漬澇災害。建議油菜產區加強油菜灌漿成熟期田間管理,促進粒重增加;并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收獲、晾曬已成熟的油菜。江南雨后要及時清溝理墑、降低田間濕度,防范油菜倒伏,并注意避搶收成熟油菜,防范強對流等不利天氣影響。

       

      (三)早稻

      3.1 作物長勢綜合評估

      據全國農業氣象觀測,截至4月底,華南大部早稻處于返青分蘗期,江南早稻處于三葉至移栽返青期,大部發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長勢好。

      3.2 播種以來氣象條件分析

      早稻播種以來,江南、華南主產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8~1.1℃(表3.1),日照時數偏多4.4%8.8%,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有100~400毫米,光溫水匹配良好,氣象條件利于早稻播種育秧和秧苗生長。3月江南、華南早稻產區出現兩次較大范圍冷空氣天氣過程,大部日平均氣溫≤12℃天數較常年偏少,對早稻播種育秧及移栽返青總體有利;僅湖南北部、廣西北部下旬出現階段低溫連陰雨天氣,部分播種早、已出苗散葉的早稻由于光照不足葉片發黃,播種遲的早稻出苗慢、不整齊;但各地提前采取保溫等措施,減輕了低溫天氣影響。4,江南、華南大部降水量有100~300毫米,利于保障早稻移栽用水;大部時段充足,對早稻育秧和移栽后生長非常有利;僅月內出現的強降水溫天氣過程,對早稻播種育秧和移栽進度略有影響。

      表3.1 早稻主產區播種以來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江南

      18.5

      1.1

      183.3

      -1.3

      123.5

      8.8

      華南

      20.9

      0.8

      246.8

      1.8

      148.5

      4.4

      播種以來,全國早稻平均氣候適宜度(0.75于上年(0.76、高于近五年平均(0.74),其中3月4月旬氣候適宜度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其余時段高于近五年平均(圖3.1)。早稻主產浙江、湖北氣候適宜度均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海南高于上年、與近五年平均持平,江西、湖南與上年持平、高于近五年平均,廣西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平均,福建、安徽、廣東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圖3.2)。


      圖3.1 全國早稻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


      圖3.2早稻主產省播種以來平均氣候適宜度

      3.3 4月早稻產區氣象條件分析

      4月,江南、華南早稻主產區平均氣溫在18.5~22.2℃之間(表3.2),常年同期偏高0.6~1.1℃;江南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多8.8%,華南偏少2.9%;降水量有100~300毫米,大部地區蓄水充足,總體利于早稻播種育秧和秧苗生長。江南中北部等地月內出現3~5天大到暴雨天氣,早稻移栽作業短暫受阻、進度放緩;23-25日,江南中北部出現2~3天日平均氣溫<15℃的低溫天氣,導致局部處返青期的早稻田塊出現僵苗現象;26日氣溫回升,低溫過程對上述大部地區早稻生長影響不大。

      表3.2  4月早稻主產區氣象條件

      區域

      平均氣溫(℃)

      平均氣溫距平(℃)

      降水量(毫米)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日照時數(小時)

      日照距平百分率(%)

      江南

      18.5

      1.1

      183.3

      -1.3

      123.5

      8.8

      華南

      22.2

      0.6

      131.9

      -18.3

      92.7

      -2.9

      3.4 5月天氣影響預估及建議

      預計20235月,早稻產區大部溫偏高1~2℃,利于早稻返青分蘗和拔節生長。江南大部及華南東部降水偏多1~2成,不利于早稻曬田控蘗。華南西南部降水偏少1~2成,部分地區早稻生長用水可能不足。建議早稻區加強稻田水肥管理,適時施肥,促進增加有效分蘗,確保秧苗穩健生長。各地還注意做好早稻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免费黄色月逼